真空上料機的皮帶傳動系統是實現物料輸送的核心環節,皮帶松緊度直接影響傳動效率、設備壽命及運行穩定性。過松會導致皮帶打滑、丟轉,降低輸送效率;過緊則會加劇軸承、軸頸磨損,甚至引發皮帶斷裂。以下從實操角度介紹皮帶松緊度的調整技巧,以避免傳動效率下降。
一、皮帶松緊度的判斷方法
在調整前,需先準確判斷當前皮帶松緊狀態,避免盲目操作:
按壓檢測法:真空上料機停機狀態下,用手指按壓兩皮帶輪中間的皮帶,施加約5-10N的力(相當于單手輕松按壓的力度),若皮帶下沉量在10-20mm之間,說明松緊度適宜;下沉量過大(超過20mm)則過松,下沉量過小(不足10mm)則過緊。
運行觀察法:開機運行時,若皮帶出現明顯打滑(伴隨 “吱吱” 摩擦聲)、從動輪轉速明顯低于主動輪(可通過轉速表對比),或皮帶表面出現局部過熱、磨損加劇,說明皮帶過松;若設備啟動時負載過大、電機電流異常升高,或皮帶邊緣出現龜裂、拉伸變形,可能是皮帶過緊。
二、皮帶松緊度的調整步驟
根據真空上料機的傳動結構(常見為平行軸傳動或三角帶傳動),調整方式略有差異,但核心是通過改變皮帶輪中心距實現松緊度控制:
停機與安全準備
先切斷設備電源,確保電機完全停止運轉,拆除傳動防護罩(若有),清理皮帶及輪槽內的粉塵、雜物,避免調整時打滑或卡阻。若皮帶已磨損嚴重(如出現裂紋、分層),需先更換新皮帶,再進行松緊度調整。
調整主動輪與從動輪的中心距
對于采用滑軌固定的從動輪(多數中小型真空上料機設計):松開從動輪軸兩端的固定螺栓(通常為4-6顆),用扳手或撬棍緩慢推移從動輪,增大或減小與主動輪的間距。推移過程中,需用直角尺檢查兩皮帶輪的平行度(偏差不超過0.5mm/m),避免皮帶因傾斜運行導致單邊磨損。
對于采用張緊輪輔助的傳動系統:松開張緊輪的調節螺栓,通過旋轉螺栓改變張緊輪對皮帶的壓力(順時針旋轉通常增加壓力,收緊皮帶;逆時針則放松),同時觀察皮帶下沉量,直至達到適宜范圍。
分步緊固與二次檢測
初步調整后,用按壓法再次檢測皮帶松緊度,確認符合要求后,分2-3次逐步緊固固定螺栓(避免單次用力過大導致輪軸偏移)。緊固后再次開機試運行5-10分鐘,停機后重新檢查皮帶下沉量及輪槽對齊情況,確保無松動或偏移。
三、避免傳動效率下降的細節技巧
皮帶輪槽的匹配性:調整前需檢查皮帶輪槽的磨損情況,若輪槽邊緣出現毛刺、變形,或槽底磨損過深,需先修復或更換皮帶輪。皮帶與輪槽的型號必須匹配(如三角帶的型號、截面尺寸需與輪槽一致),否則會因接觸面積不足導致打滑。
對稱調整原則:對于多根皮帶并列傳動的設備(如雙皮帶或三皮帶結構),需保證每根皮帶的松緊度一致。調整時可在皮帶中間位置拉一條直線,觀察各皮帶與直線的偏差,確保受力均勻,避免單根皮帶過載。
動態監測與定期維護:新皮帶運行初期會有一定拉伸量,建議初次調整后運行24小時再復調一次;日常使用中,每周檢查一次皮帶松緊度及磨損情況,及時調整或更換,避免因小故障導致傳動效率下降。
通過以上實操技巧,可精準控制真空上料機皮帶的松緊度,減少打滑、磨損等問題,確保傳動效率穩定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調整時需結合設備型號及運行狀態靈活操作,避免過度調整導致新的故障。
本文來源于南京壽旺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官網 http://www.jsmy.cc/